誰都明白,煤炭是工業的糧食,是人民生活離不開的重要燃料,由于其寶貴,所以把煤炭喻為鎢金。煤炭雖然寶貴,但它埋藏在地下,要找到它需要有能夠透視地下的眼睛。地質測量勘探就是煤礦找寶的眼睛。地質測量勘探部門繪制的礦區地形圖,可以讓我們從一張紙上了解到哪里是高山,哪里是平地,哪里有河流,哪里有道路……他們通過鉆機和儀器,可以讓我們知道哪里有煤炭,煤質如何,分布怎樣。礦區的采掘工作就是靠他們提供的地質資料,工程圖紙有序開展的。
說地質測量勘探部門是找寶的眼睛,那也只是一種比喻,他們的工作需要借助一定的機械和儀器才能完成。說到那些找寶用的機械和儀器,雞西礦區開采百年來,變化可大了。20世紀初葉,人們搜集地質資料的手段是羅盤、手錘、鋼卷尺,直至1985年,地質人員仍是靠這些簡單的工具到井下搜集地質原始資料,然后由人工進行編錄。地質測量,1952年以前,礦區使用的是日本好蘇聯造的經緯儀和水準儀,金屬游標度盤。1953年以后,礦區測量技術裝備開始更新,先是從瑞士、德國等先進國家購進了經緯儀、水準儀、羅盤儀、平板儀和視距儀。1962年開始使用國產20秒紅旗2號經緯儀,1970年使用國產仿030型和N3型經緯儀,1975年購進并推廣使用激光指向儀。測量內業計算手段,1954年以前主要是算盤和對數表,1955年有了手搖計算機,1981年使用從日本進口的各種型號的計算器,1982年引進了日本產PC—1500可編程序小型電子計算機,1985年地測處配套購置了xf100寬行打印機。地質勘探,解放前使用150—700米鉆機,解放后,礦務局地質隊購進了千米鉆機,桃太郎300米以下鉆機。1985年,礦務局有鉆機8臺,大小客車和載重汽車18臺,拖拉機6臺,推土機2臺。18.5米和22米鉆塔5臺。物探儀器有全自動測井儀、組合測井儀、測斜儀;測量儀器有各種型號的經緯儀、水準儀、激光指向儀、計算器和計算機。
1990年以后,隨著國家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礦務局地質測量勘探的技術裝備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建井首先使用了日本產井下短程測距儀,1990年這種測距儀全局增至8臺,礦務局還為8個礦裝備了自動按平水準儀,使用這些儀器,提高了井上下基本控制導線精度,縮短了測量作業時間,減輕了勞動強度。2003年以后,地測處添置了黑白、彩色數字化制圖掃描儀、繪圖儀、微機及井下防爆型電子經緯儀、全站儀等測繪儀器。各礦先后上齊多臺計算機,采用AUTOCAD、煤礦地理空間信息系統、“三下”采煤沉陷預計系統、光柵矢量化處理軟件,對礦區內地質測量資料全面進行處理。2005年雞西礦業集團在全國煤田地質勘探行業第一個試用成功繩索取芯機的基礎上,又先后購置了S95系列、XY-5型液壓繩索取芯機,TYSC—3Q型物探數字測井儀,測量全站儀,CPC定位儀和地楞2副微機制圖系統等新設備。2009年引進了福州華紅智能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研制的KDZ1114—3型便協式礦井地質探測儀,還為12個礦裝備了手持GPS、工程繪圖儀、全站儀、曬圖機、繪圖儀等設備。
封神榜等神話小說中塑造了許多上天入地,有千里眼,順風耳等神通廣大人物,那不過是人們征服大自然的一種理想,F代化的高新技術,把他們的理想變成了現實,地質測量勘探部門使用的科學儀器,給人們按上了千里眼、順風耳、透視鏡,找到地下的寶藏比過去容易多了。